首页 > 诗文 > 陈宝琛的诗 > 清明后三日同季友栗斋熙民梅生子有宰平策六次贡幼实述勤吉庐看杏花旸台纮孙从

清明后三日同季友栗斋熙民梅生子有宰平策六次贡幼实述勤吉庐看杏花旸台纮孙从

[清代]:陈宝琛

清明初过春弄色,柳黄转绿杏红白。廿年五度旸台游,屡失花时晚乃得。

萦冈匝野若烟雾,数十百里树万亿。无风芳华自矜宠,向日光艳相映射。

比香雪海差少香,东瀛樱花岂其敌?居人种树取落实,却办诗料供游客。

烂漫最数管家岭,层沓周围望无极。山南大工亦擅胜,敢尽天欢穷日力?

风光有此不留待,垫巾重为逝者惜。王孙草绿胡末归?欠上秀峰永朝夕。

陈宝琛简介

唐代·陈宝琛的简介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 陈宝琛的诗(564篇)

猜你喜欢

游罗浮四首 其四

明代刘存业

抱被相随石室中,天鸡初唱海涛红。晦明不定山头日,呼舞无端谷口风。

前辈书题空石藓,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谁是,更踏飞云最上峰。

寄息耘

元代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送从弟筹任告成尉

唐代许棠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
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题大姚山图三首 其二

宋代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爱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

送郑侍朗归江西

元代宋无

中国衣冠尽,孤臣蹈海边。

秦思鲁连操,汉忆翌生才。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明代李寄

谁爱琼林数点鸦,灞桥驴背洛阳车。泠泠行触风前絮,缓缓归看陌上花。

玉佩金鱼将换酒,绿蓑青笠正浮家。分笺客斗新诗句,七步应输手八叉。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