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
基础信息
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注音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繁体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感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
近义词小受大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自拔来归(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意思解释、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债台高筑 |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