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息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例子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明史 外国五》)
基础信息
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
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ㄒ一 ㄇ一ㄣˊ
感情保境息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
近义词保国安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混淆是非(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保境息民的意思解释、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语重情深 | 犹言语重心长。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 孤注一掷 |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