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出处《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今若遽尔回他,只道是我们薄情,不知大体的了。”
基础信息
拼音bù zhī dà tǐ
注音ㄅㄨˋ ㄓ ㄉㄚˋ ㄊ一ˇ
繁体不知大軆
感情不知大体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眼光短浅。
近义词不识大体
英语fail to see the larger issu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不知大体的意思解释、不知大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低声下气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