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心的成语故事


虎狼之心

拼音hǔ láng zhī xīn

基本解释比喻凶残的野心。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虎狼之心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尝君准备去西边的秦国,门客用寓言谏之说:在淄水听到土耦人与木梗人的对话,木梗人说土耦人前身是土,遇水必化。土耦人说木梗人是东园之桃,遇水漂泊异乡。秦国有虎狼之心,不能去。孟尝君才能门客的意见,不敢去秦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虎狼之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魑魅魍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举重若轻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白日见鬼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到此为止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