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护尾的成语故事


藏头护尾

拼音cáng tóu hù wěi

基本解释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出处汉·蔡邕《九势》:“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暂未找到成语藏头护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藏头护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