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衡据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基础信息
拼音fù héng jù dǐng
注音ㄈㄨˋ ㄏㄥˊ ㄐㄨˋ ㄉ一ㄥˇ
繁体負衡據鼎
感情负衡据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地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释)
- 朽木死灰(意思解释)
- 灭绝人性(意思解释)
※ 负衡据鼎的意思解释、负衡据鼎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