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公私两济”。
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例子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sī liǎng lì
注音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ㄌ一ˋ
繁体公私兩利
感情公私两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近义词公私两济、公私两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公私两利的意思解释、公私两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