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借一的成语故事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基本解释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背城借一的典故
春秋时,晋、鲁、卫三国,于晋主将郤克之统率下,将来攻之齐军打败。齐顷公遂遣大臣国佐往晋处求和,克乘机苛求诸多条件,佐严辞以对曰:“晋如欲和谈,齐愿献宝玉与归鲁、卫之地。若以此为挟,吾国唯将‘背城借一’矣。”鲁、卫二国之将孙行父与孙良夫从旁相劝,克终依齐之求而签订和约。 亦作“背城一战”。《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世子华,年少方刚,请‘背城一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背城借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
扬幡擂鼓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
人心归向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仰屋著书 |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顿挫抑扬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空谷传声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大树将军 |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