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合之功的成语故事

拼音kuāng hé zhī gōng
基本解释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暂未找到成语匡合之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匡合之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日理万机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胡作非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翘尾巴 |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
沟满壕平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
拭目以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见危致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酒后茶余 | 鲁迅《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 |
休戚是同 |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
风声鹤唳 | 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