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团圆的成语故事


骨肉团圆

拼音gǔ ròu tuán yuán

基本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暂未找到成语骨肉团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骨肉团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薪贵于桂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捻神捻鬼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眼空一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疙里疙瘩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投石问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