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胜败的成语故事


不分胜败

拼音bù fēn shèng bài

基本解释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不分胜败的典故

三国时期,张飞听说马超要来攻打葭萌关,就立即率兵迎战,没想到迎战的只是马岱而矣。张飞不悦,将马岱打回敌营。马超出营迎战,刘备也前来观战,双方大战几百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败来。夜间又大战20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分胜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释车下走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昏地暗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卑不亢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