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歧亡羊的成语故事

拼音duō qí wáng yáng
基本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多歧亡羊的典故
从前杨朱的邻居请他派仆人帮他去找丢失的一只羊,杨子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多的人去找,邻居说丢失羊的路上有很多岔道,所以要很多人去找。过了很久,派出去找羊的人回来说没有找到,邻居说岔道上又分许多岔道,根本没法找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多歧亡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神枪手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4回:“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 |
谈笑风生 |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
畏缩不前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
如履薄冰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举世混浊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当仁不让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