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时而动的成语故事


待时而动

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

基本解释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待时而动的典故

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危害天下,伊阙都尉张承很想率领他的部属诛杀董卓,他的弟弟张昭劝他不要以卵击石,去选择一个英明主子,待时而动。张承觉得有理,就解下官印回到家乡,与大哥张范一起避居扬州过着淡泊的生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待时而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迷而不反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径情直遂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齐头并进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门当户对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户限为穿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没里没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