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分尸的成语故事


五马分尸

拼音wǔ mǎ fēn shī

基本解释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处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暂未找到成语五马分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五马分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风流才子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多情善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