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的成语故事


河东狮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基本解释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出处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河东狮吼的典故

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喜好宾客,蓄纳声妓。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他的好友诗人苏东坡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跪池》是《狮吼记》中一折,讲的便是柳氏的故事。一天,苏东坡邀陈季常春游,柳氏担心他与妓女鬼混,不准他去。陈作了保证,如有妓女愿受罚打,柳氏才答应。后来柳氏打听到,果然有妓女陪他们游逛,回来便要打他。陈怕挨打,经苦苦哀求,改为在池边罚跪。苏东坡来访,看到陈季常这副样子,认为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耻辱,用些大道理责怪柳氏,两人争吵起来。柳氏觉得苏东坡唆使其夫携妓游,又来干涉自己家的事,便把他赶出去了。

陈季常为什么这样服管?柳氏在陈季常对她撒谎时,一边哭着一边说出这样一句话:“若还违拗些儿,天吓!我不刎便吊!”原来这是她的法宝,两者相比之下,陈季常只有乖乖地服管了,其实,如按古法,柳氏照为妻之道去做,百依百顺,由陈季常浪荡,恐怕不会有好结果,远不如“妻管严”,要他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倒能有所成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河东狮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寿元无量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雨散风流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不能自拔 《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匡谬正俗 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兴高采烈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贤母良妻 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刻不容缓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