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阙拾遗的成语故事


补阙拾遗

拼音bǔ quē shí yí

基本解释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出处《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暂未找到成语补阙拾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补阙拾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敷衍了事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罪上加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