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ǐ luàn zhōng qì
基本解释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出处唐 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
暂未找到成语始乱终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始乱终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仗势欺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谨小慎微 |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角巾素服 |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
进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
语不惊人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