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玉毁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子《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
基础信息
拼音guī yù huǐ dú
注音ㄍㄨㄟ ㄩˋ ㄏㄨㄟˇ ㄉㄨˊ
繁体龜玉毁櫝
感情龟玉毁椟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墨守成规(意思解释)
- 突飞猛进(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龟玉毁椟的意思解释、龟玉毁椟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