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过目成诵过目成诵的意思
guòchéngsòng

过目成诵



过目成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例子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基础信息

拼音guò mù chéng sòng

注音ㄍㄨㄛˋ ㄇㄨˋ ㄔㄥˊ ㄙㄨㄥˋ

繁体過目成誦

正音“诵”,不能读作“yǒng”。

感情过目成诵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记忆力超众。

辨形“诵”,不能写作“涌”。

辨析“过目不忘”和“过目成诵”都形容记忆力特别强。但“过目不忘”偏重在看过一遍就经久不忘不限于文字;多用于口语;“过目成诵”偏重在看一遍就能背下来;只限于文字;多用于书面语。

谜语念念不忘

近义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览成诵

英语can remember what one has once read

俄语стóит прочéсть-срáзу же запоминáет наизусть

日语一度目を通したら暗誦(あんしょう)でき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过目成诵的意思解释、过目成诵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失魂丧胆 形容极度恐慌。
有胆有识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发综指示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香草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有去无回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无时无刻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鲜血淋漓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