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冰履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践:踩;履:踏。踩冰踏炭。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
基础信息
拼音jiàn bīng lǚ tàn
注音ㄐ一ㄢˋ ㄅ一ㄥ ㄌㄩˇ ㄊㄢˋ
繁体踐冰履炭
感情践冰履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关系密切。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践冰履炭的意思解释、践冰履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