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盗粮,借贼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基础信息
拼音jī dào liáng,jiè zéi bīng
注音ㄐ一 ㄉㄠˋ ㄌ一ㄤˊ,ㄐ一ㄝˋ ㄗㄟˊ ㄅ一ㄥ
感情赍盗粮,借贼兵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赍粮藉寇、借寇兵,赍盗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绳之以法(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赍盗粮,借贼兵的意思解释、赍盗粮,借贼兵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