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基础信息
拼音jī zhǒu zhī shǐ
注音ㄐ一 ㄓㄡˇ ㄓ ㄕˇ
感情箕帚之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妻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连车平斗(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一时无两(意思解释)
※ 箕帚之使的意思解释、箕帚之使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