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例子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繁体口乾舌燥
正音“干”,不能读作“gàn”。
感情口干舌燥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
辨形“燥”,不能写作“躁”。
近义词舌敝唇焦
英语hot coppers(weakened by thirs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纸老虎(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口干舌燥的意思解释、口干舌燥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焦头烂额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 急中生智 |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