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鼓而攻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连车平斗(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经纬万端(意思解释)
- 古为今用(意思解释)
- 间不容砺(意思解释)
- 大显神通(意思解释)
※ 明鼓而攻之的意思解释、明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