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善罚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出处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例子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鸷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
基础信息
拼音shǎng shàn fá è
注音ㄕㄤˇ ㄕㄢˋ ㄈㄚˊ ㄜˋ
繁体賞善罰惡
感情赏善罚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奖赏好的惩罚坏的。
近义词赏善罚否、褒善惩恶
英语reward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wicked(bless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evil)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赏善罚恶的意思解释、赏善罚恶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皆大欢喜 |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