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巨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例子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wú jù xì
注音ㄕˋ ㄨˊ ㄐㄨˋ ㄒ一ˋ
繁体事無巨細
感情事无巨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近义词事无大小
英语all kinds of work, no matter how big or trivial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半途而废(意思解释)
- 救世主(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事无巨细的意思解释、事无巨细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 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