睟面盎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出处《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例子睟面盎背,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宋 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
基础信息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注音ㄙㄨㄟˋ ㄇ一ㄢˋ ㄤˋ ㄅㄟˋ
感情睟面盎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道德修养到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坐薪悬胆(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睟面盎背的意思解释、睟面盎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