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鸿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例子因为这对她是无比重要的荣辱关头,错过这一刻,也许就死不成;就是死成了,泰山鸿毛之间,评价大不相同。(高阳《清官册》第二章)
基础信息
拼音tài shān hóng máo
注音ㄊㄞˋ ㄕㄢ ㄏㄨㄥˊ ㄇㄠˊ
繁体泰山鴻毛
感情泰山鸿毛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较。
英语Death may be weighter than Mount Tai 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强取豪夺(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泰山鸿毛的意思解释、泰山鸿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