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出处《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例子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基础信息
拼音táo táo wù wù
注音ㄊㄠˊ ㄊㄠˊ ㄨˋ ㄨˋ
感情陶陶兀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人放纵傲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谈笑风生(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释)
※ 陶陶兀兀的意思解释、陶陶兀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