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读父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子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tú dú fù shū
注音ㄊㄨˊ ㄉㄨˊ ㄈㄨˋ ㄕㄨ
繁体徒讀父書
感情徒读父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读死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徒读父书的意思解释、徒读父书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万人空巷 | 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
治丝益棼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