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非木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例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3卷:“下官心非木石,岂能无情?”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fēi mù shí
注音ㄒ一ㄣ ㄈㄟ ㄇㄨˋ ㄕˊ
感情心非木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多用于感慨等。
近义词人非木石
反义词铁石心肠、石心铁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反手可得(意思解释)
- 歌功颂德(意思解释)
- 绝长续短(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心非木石的意思解释、心非木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