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蹙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蹙:皱起;頞:鼻梁。捂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
出处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ěr cù è
注音一ㄢˇ ㄦˇ ㄘㄨˋ ㄜˋ
繁体掩耳蹙蹙
感情掩耳蹙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掩耳蹙頞的意思解释、掩耳蹙頞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