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盗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í lín dào fǔ
注音一ˊ ㄌ一ㄣˊ ㄉㄠˋ ㄈㄨˇ
繁体疑鄰盗斧
感情疑邻盗斧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疑心重。
近义词疑神疑鬼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交浅言深(意思解释)
- 金不换(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的意思解释、疑邻盗斧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