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例子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
繁体一以貫之
感情一以贯之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 奇技淫巧 |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 行不副言 | 谓言行不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