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抵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以玉抵鹊”。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例子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ù dǐ wū
注音一ˇ ㄩˋ ㄉ一ˇ ㄨ
繁体以玉抵烏
感情以玉抵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以玉抵鹊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离心离德(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以玉抵乌的意思解释、以玉抵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