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亡纳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例子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招亡纳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wáng nà pàn
注音ㄓㄠ ㄨㄤˊ ㄋㄚˋ ㄆㄢˋ
繁体招亡納叛
感情招亡纳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招降纳叛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拨云见日(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招亡纳叛的意思解释、招亡纳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