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准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酌古准今”。
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例子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uó gǔ zhǔn jīn
注音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ㄨㄣˇ ㄐ一ㄣ
繁体酌古準今
感情酌古准今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拉帮结伙(意思解释)
- 信口开合(意思解释)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物尽其用(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酌古准今的意思解释、酌古准今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非同小可 |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