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ǎn ěr
注音一ㄢˇ ㄦˇ

⒈ 捂住耳朵不听。
⒉ 指不闻不问。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⒈ 捂住耳朵不听。
引《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⒉ 指不闻不问。
引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
引《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⒈ 摀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识傍观,犹却掩耳,况当之者乎?」
英语to refuse to listen
1.那些掩耳盗铃,贪赃枉法的官员,迟早会作法自毙的。
2.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3.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4.掩耳盗钟"后来变成"掩耳盗铃",用来讽刺自作聪明,自己欺骗自己。
5.道理如此浅显,可悲的是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聪明人”却深迷“掩耳盗铃”的怪圈中,不得清醒。
6.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7.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8.这件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了,而你还在掩耳盗铃,岂不是自欺欺人。
9.你以为拿本书来挡着,老师就看不到你在抄同学的作业吗?你这是十足的掩耳盗铃。
10.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