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g yì
注音ㄓㄥ 一ˋ
繁体爭議
词性名词
⒈ 争论。
例尚有争议。
英dispute;
⒈ 争论。
引《后汉书·黄琼传》:“﹝ 琼 ﹞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南史·刘师知传》:“古人争议,多成怨府, 傅玄 见尤於 晋 代, 王商 取陷於 汉 朝。”
《孽海花》第四回:“再过几年,只怕 稷下、驪山 争议之风,復见今日。”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甘露 元年,在龙庭上,全 匈奴 的王公大臣争议了多少天;我决定了归顺 长安。”
⒈ 争辩议论。
引《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1.时代真是不同了,这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的电影,如今重新上映,却风平浪静,无人有所争议。
2.经过彬彬有礼地讨论各自方案的优点,最后将优胜奖,不无争议地,颁给了哈根达斯礼券的方案。
3., 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与文化背景下对圣桑的有些作品存在着争议和偏见,对他在音乐史地位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4.就像对疫苗的裁决一样,尼森的分析使该部门惊慌失措因为疫苗背后的科学存在争议。
5.对一个人的终极衡量,不在于他所曾拥有的片刻安逸,而在于他处于挑战与争议的时代。
6.此地是吐蕃宣慰司与东察合台汗国双方争议之地,由于荒无人烟无法耕作游牧,因此双方的态度是小心回避争端,久之自然而然成了“二不管地带”。
7.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既能活跃思想,又能提高认识。
8.同样有争议的,还有马总统拒绝准许人民集会以示威反对陈云林的访问.
9., 然而,徐悲鸿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却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和精湛的写实技巧已为世人所称赞,但其艺术上的“功过”在不同时期都有所论及,对其褒贬不一,时至今日仍未得出定论。
10.柬埔寨和泰国当日都因柏威夏寺领土争议问题向边境地区增派部队,尽管双方准备在下周进行谈判,局势依然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