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ǒ guó
注音ㄙㄨㄛˇ ㄍㄨㄛˊ
繁体鎖國
⒈ 指关闭国家,不与外国来往。
例闭关锁国。
英country being locked;
⒈ 谓闭关自守,不同外国进行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
引孙中山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 日本 ﹞能翻然觉悟,知锁国之非计……採取 欧 美 良法,力图改革。”
陈原 《社会语言学·由汉语上借到各民族语言的语词》:“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很难世世代代保持一种永久不变的理想中的‘锁国’局面。”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因为文化长期落后,锁国政策破灭,一旦接触外界进步文化,就不能抵御。”
⒈ 闭关自守,使其国家不与外国接触。如日本十七世纪的锁国时期。
1.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2.就像大清闭关锁国那么多年,人家还是打上门来。
3.这种闭关锁国的日子.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但也只剩下12个月.
4.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针,再也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老路。
5.封锁海岸、边境,这就如同是锁国了,谁都知道当今社会是全球贸易的年代,任何闭关自守的行为都会导致经济和国力落后,北.
6.在刀盟的胁迫之下,凌霄开始闯荡闭关锁国的无畏帝国。
7.晚清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封禁了人们的眼界和思想.
8.*很有远见自给自足闭关锁国,但是经济严重滞后,内忧外患;最终还要走改革开放、追求世界自然平衡之路,可是开放同样要有限制,否则又是一个极端。
9.我们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排外。
10.17世纪后,清王朝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华夏的犹太人氏族完全和外面的世界隔绝,慢慢败落,逐渐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