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tóu

点头


拼音diǎn tóu
注音ㄉ一ㄢˇ ㄊㄡˊ

繁体點頭
词性动词


点头

词语解释

点头[ diǎn tóu ]

⒈  快速地向前低头;作为同意、致意或命令等的表示而向前低头。

nod; approve;

引证解释

⒈  头微微向下一动。表示允许、赞成或领会等。

五代 齐己 《寄松江陆龟蒙处士》诗:“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
《红楼梦》第三五回:“黛玉 看了,不觉点头。”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四大爷!四大爷!没有你,简直什么也办不通!你说一句,大家必点头,别人说破了嘴也没有用!”

⒉  表示招呼。

宋 刘过 《送刘从周教授》诗:“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从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我则索会尽人间只点头,倒大来优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会尽人情,点头亦属多事耳。”

⒊  唐 时科举中选者,主考于其姓名上用红笔点一下,谓之“点头”。 《新唐书·苏晋传》:“及 裴光庭 知尚书,有过官被却者,就籍以朱点头而已。

晋 因榜选院曰:‘门下点头者更拟。’”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雍 与兄 朗、序、福 昆仲八人,皆昇籍进士,列甲乙科,尝号为‘点头 崔 家’。”

国语辞典

点头[ diǎn tóu ]

⒈  头上下微动,以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

《红楼梦·第三五回》:「王夫人恐贾母乏了,便欲让至上房内坐。贾母也觉腿酸,便点头依允了。」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黄国民听了,不觉点头称是。」

颔首

摇头

⒉  表示打招呼。

宋·刘过〈送刘从周教授〉诗:「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如:「点头之交」。

分字解释


※ "点头"的意思解释、点头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望着他微带弯曲的背影,再次使劲的咬着嘴唇,含笑着向他点头,父亲走好,我会经常到你墓碑前看你,给你送上你最爱吃的东西。

2.我有一点头疼脑热,她就断定我得了脑瘤.

3.一见李小姐爽快地点头应约,小王顿时大喜过望,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4.春天,银杏树羞羞答答地捧出小嫩芽。不久,嫩芽长成了小蒲扇一样的绿叶。一整微风吹来,银杏树仿佛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在微风中频频点头。从厨房那儿望到窗前的银杏树那里,她好像伴着春风绽开甜美的微笑!

5.白石昊闻言,转悲为喜,像小鸡啄米似的猛点头。

6.风韧点了点头,突然间猝不及防,正欲开口回话的双唇却是被一对略微干裂的樱唇所吻上,缓缓蔓延在他口齿间的一股淡淡清甜味却是别有风味。

7.清晨,我漫步在池塘边,两旁高耸的一棵棵梧桐树和柳树在微风中点头,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塘边的野花倒映水中,美丽极了。

8., 被刘猛这一提醒程静梅醍醐灌顶般自责的拍了拍光洁白皙的额头,不停的点头应道:“恩恩,想知道,想知道……”。

9.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

10.春天到了,花儿摆动着花瓣,向我们点头笑,小鸟也叽叽喳喳的唱着歌。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