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楼位于黄姚古镇景区内建于清朝初年,为单座城门楼,平面为正方形,砖瓦结构。清朝时黄姚是湘西、桂北出海通道的名镇,门楼上的对联体现了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姚江水经过桂江、西江直到珠江、南海,是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通道;把东门楼比喻为京城的五凤楼,...
临贺故城位于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故城包括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六大古暮群、寺庙二座及宋代营盘一处,内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捕厅、衙门、义仓、会馆、文庙、石板街道...
神仙湖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境内,距县城9公里,坐落在具有古文化风情遗风的八百岭村落边。神仙湖生态休闲园总面积4平方公里,1600多亩,因乡野情趣浓郁、生态原始古朴、自然风光迷人、乡土气息浓郁而闻名。...
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九十四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位于贺州市东北面,距市区(八步)21公里,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集“雄、奇、秀、幽”于一体...
秀水村位于贺州市富川县西北侧,距离县城车程约30公里,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古老村庄。这里从唐代开始著名,唐宋元明几代,村庄里先后出过一位状元和二十六位进士,因此被称为秀水状元村。有意思的是,村庄里所有人都姓毛,而且据传说与韶山毛氏是本宗,毛主席...
滑水冲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东部保护较好的一处次生原始森林保护区,面积多达18万亩,内有大量稀珍动植物,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植物:黄腹角雏、毛冠鹿、扫尾豪猪;青钱柳、南华木、三尖杉等。其中孑遗植物——桫椤树群,具有“植物活化石”的美称,是和恐龙...
黄洞清湾瑶寨位于贺州市黄洞瑶族乡境内,距市中心32公里,瑶寨山青水秀,风景迷人,古风犹存,为世界仅有的土瑶民族风情,为瑶寨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集民族风情、探秘、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是*的旅游去处。...
回澜桥,位于油沐乡中岗村与油草村之间,建于明万历年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修。由三孔石桥、桥廊、桥亭、阁楼组成,全长37.54米、宽4.6米、高4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建筑面积187.70平方米。桥长30.43米、高4米、宽4....
“盘道石鱼”为黄姚古镇八景之一。黄姚古镇有一条街叫鲤鱼街,原来在铺石板时,在街中心碰上一块天然石板露出的石脊,石匠们匠心独运,将石脊凿成一条长约两尺的石鱼,突出街中心,高于街面约3寸许,摇头摆尾,形态生动,称为“盘道石鱼”,由此可见当年石匠...
“司马第”是黄姚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位于黄姚龙畔街,是黄姚民宅的代表。“司马第”为清代建筑,是一座沿着地势递进式的老宅院。
一进厅里,隔扇上精美的镂花雕饰就吸引住人的眼光。前座与后座的檐墙上,也绘有山水、花鸟和一些神话故事。司马第的建筑格局...
红色旅游景点英家起义旧址——英家粤东会馆,位于钟山县英家镇,距县城27公里。英家粤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为四合院式结构,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以麻石、琉璃瓦、水磨砖、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
桂江生态旅游景区位于贺州市昭平县,上起文竹镇临江村,下至昭平镇富裕村下福电站。全长约25公里,以昭平旅游集散中心为主,景区主要浏览节点包含宝塔公园、松林峡、临江新村、翡翠湾半岛。这里江水如青罗玉带,秀美天成,两岸青山黛绿,翠竹掩映,沿途自然...
明城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庞岭余脉的西屏山下、富江上游的瞭高岭旁。据旧县志载,该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始为土墙,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改为砖墙。城墙周长2113米,高6米,宽2.7米,垛口909个,城东西距500米...
紫云洞景区是八步盆地上一座独立的石灰岩石山溶洞,是株罗纪时期地质裂变时海平面抬升形成的一座长条状石山。该座石山外观高仅一百余米,长约800余米,但经历了一亿九千万年的岩溶浸蚀之后,其地下溶洞全长约6公里,一条地下河在洞中时隐时现,目前开发的...
石跳桥是黄姚古镇景点之一,整座桥长19m,由31个石墩组成,石墩由两块高矮不同长宽相同(约35㎝)的正方形面青石条组成。高石墩露出水面,较矮的石墩埋于下方,起支撑作用,而31个石墩间距按人行走步伐恰当排列,既利人行,又不影响泄洪。而且由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