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
词语解释
竹帛[ zhú bó ]
⒈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
引证解释
⒈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
引《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⒉ 引申指书籍、史乘。
引《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国语辞典
竹帛[ zhú bó ]
⒈ 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
引《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近竹素 书籍
英语bamboo and silk writing materials (before paper)
法语bambou et étoffe de soie (sur lesquels on écrivait), livres
最近近义词查询:
截止的近义词(jié zhǐ)
兴隆的近义词(xīng lóng)
荣誉的近义词(róng yù)
表情的近义词(biǎo qíng)
不当的近义词(bù dāng)
外史的近义词(wài shǐ)
相等的近义词(xiāng děng)
依次的近义词(yī cì)
说笑的近义词(shuō xiào)
香喷喷的近义词(xiāng pēn pēn)
床上安床的近义词(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相交的近义词(xiāng jiāo)
制造的近义词(zhì zào)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好身手的近义词(hǎo shēn shǒu)
雷同的近义词(léi tóng)
店东的近义词(diàn dōng)
近似的近义词(jìn sì)
矫正的近义词(jiǎo zhèng)
讲述的近义词(jiǎng shù)
正路的近义词(zhèng lù)
壮年的近义词(zhuàng nián)
依附的近义词(yī fù)
做声的近义词(zuò shēng)
描述的近义词(miáo sh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