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
词语解释
检讨[ jiǎn tǎo ]
⒈ 找出缺点错误,做自我批评。
英self-criticism; examine one's own mistakes;
⒉ 查看;搜检。
英review; check;
引证解释
⒈ 查核,整理。
引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仁宗 庆历 初,尝詔儒臣检讨 唐 故事,日进五条,数諭近臣,以为有补,其后久废。”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曰:‘前代亦合有宰相举官故事,可令史馆检讨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凡留心于文化的前进的人,对于这些书应该加以检讨!”
⒉ 总结研讨。
引闻一多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我们现在将三千年来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两个势力发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检讨。”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当我们分析了当前 亚洲 的情势和重新检讨了历史在我们国家和人民中间留下的标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作为人民一部分的妇女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敌人。”
⒊ 指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
引赵树理 《登记·眼力》:“人家说咱声名不正,除不给写信,还叫我检讨哩!”
艾芜 《百炼成钢》第九章:“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检讨,不要彼此官官相护。”
⒋ 官名。 宋 有史馆检讨。 明 时始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谓之史官。
引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一·李文达》:“﹝ 李文达 ﹞乃请于新进士内,选人物俊伟,语言正当,学问优长者,授以检讨之职,分任讲读,遂为定例。”
《清史稿·选举志二》:“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
国语辞典
检讨[ jiǎn tǎo ]
⒈ 检验探讨。
例如:「检讨得失」、「检讨成败」。
近反省
⒉ 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最近近义词查询:
判决的近义词(pàn jué)
大摇大摆的近义词(dà yáo dà bǎi)
开启的近义词(kāi qǐ)
黯淡的近义词(àn dàn)
孤寂的近义词(gū jì)
污水的近义词(wū shuǐ)
布衣的近义词(bù yī)
心地的近义词(xīn dì)
美酒的近义词(měi jiǔ)
谋取的近义词(móu qǔ)
动听的近义词(dòng tīng)
民风的近义词(mín fēng)
材料的近义词(cái liào)
土地的近义词(tǔ dì)
制定的近义词(zhì dìng)
寻常的近义词(xún cháng)
每日的近义词(měi rì)
领会的近义词(lǐng huì)
航线的近义词(háng xiàn)
涉猎的近义词(shè liè)
闾里的近义词(lǘ lǐ)
仍是的近义词(réng shì)
隐士的近义词(yǐn shì)
里面的近义词(lǐ miàn)
此外的近义词(cǐ wà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