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
词语解释
空言[ kōng yán ]
⒈ 谓不切实际的话。
⒉ 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切实际的话。
引《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晋 卢谌 《览古》诗:“秦 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⒉ 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孟子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明 梅之熉 《<古今谭概>叙》:“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託诸空言。”
国语辞典
空言[ kōng yán ]
⒈ 空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作「空谈」。
引《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反实话
最近近义词查询:
男人的近义词(nán rén)
遗愿的近义词(yí yuàn)
衰落的近义词(shuāi luò)
初步的近义词(chū bù)
采取的近义词(cǎi qǔ)
日常的近义词(rì cháng)
实施的近义词(shí shī)
光明的近义词(guāng míng)
馈遗的近义词(kuì yí)
平稳的近义词(píng wěn)
应用的近义词(yìng yòng)
伴同的近义词(bàn tóng)
人民的近义词(rén mín)
饰演的近义词(shì yǎn)
华夏的近义词(huá xià)
领先的近义词(lǐng xiān)
教员的近义词(jiào yuán)
配置的近义词(pèi zhì)
积极的近义词(jī jí)
暗流的近义词(àn liú)
喷香的近义词(pèn xiāng)
本来的近义词(běn lái)
景物的近义词(jǐng wù)
草帽的近义词(cǎo mào)
起身的近义词(qǐ shē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