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
词语解释
参议[ cān yì ]
⒈ 参与谋议。
⒉ 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证解释
⒈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⒉ 官名。 金 军中、 元 明 中书省属官, 明 布政司、通政司, 清 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 取 金潞州,元帅右监军 纳哈塔布拉图 参议官 王良臣 死之。”
国语辞典
参议[ cān yì ]
⒈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宋史·卷一二·仁宗本纪四》:「乙亥,诏武臣知州军,须与僚属参议公事,毋专决。」
近咨议
⒉ 职官名。元朝中书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级军事机关都设参议。
⒊ 今总统府、行政院、台湾省政府等都设参议,多为迁调资深人员或位置闲散人才而设,备咨询、顾问之用,有时亦襄助处理实务。
最近近义词查询:
消散的近义词(xiāo sàn)
果真的近义词(guǒ zhēn)
进攻的近义词(jìn gōng)
视察的近义词(shì chá)
交流的近义词(jiāo liú)
爱好的近义词(ài hào)
其中的近义词(qí zhōng)
连忙的近义词(lián máng)
搜寻的近义词(sōu xún)
流露的近义词(liú lù)
更换的近义词(gēng huàn)
预备的近义词(yù bèi)
果然的近义词(guǒ rán)
叙述的近义词(xù shù)
年轻的近义词(nián qīng)
引发的近义词(yǐn fā)
煤油的近义词(méi yóu)
全体的近义词(quán tǐ)
推广的近义词(tuī guǎng)
其他的近义词(qí tā)
终结的近义词(zhōng jié)
期间的近义词(qī jiān)
手脚的近义词(shǒu jiǎo)
乐园的近义词(lè yuán)
民风的近义词(mín fē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