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脚
词语解释
注脚[ zhù jiǎo ]
⒈ 解释书中字句的文字。
例六经皆我注脚。——《宋史·陆九渊传》
英footnote; note; annotation;
引证解释
⒈ 见“注脚”。亦作“注脚”。
⒉ 解释字句的文字。
引唐 于义方 《黑心符》:“《黑心符》微伤大雅,要自伤弓惊饵之言,留之为《颜氏》下一注脚。”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好。”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王郇公封国年月》:“得此考证,不特可补史文之闕,并足为《图经续记》注脚也。”
⒊ 泛指解释、说明。
引秦牧 《长街灯语·我们需要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所具有的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从这一段话中找到注脚。”
解释字句的文字。 宋 陆九渊 《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註脚。”
清 颜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悚敬操持,不徒作语言文字观,则六经子史,皆《家训》註脚也。”
邹韬奋 《信箱·变了什么花样?》:“在旁人或以为你一向思虑周密,独于此文把最要紧的一个註脚竟会疏略,不免予人以造谣的机会了。”
国语辞典
注脚[ zhù jiǎo ]
⒈ 置于文章字句下面的注解。
引宋·朱熹〈答吕子约书〉:「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好。」
近评释 注解 注释 说明
最近近义词查询:
化名的近义词(huà míng)
懂得的近义词(dǒng de)
往日的近义词(wǎng rì)
干瘪的近义词(gān biě)
预备的近义词(yù bèi)
美味的近义词(měi wèi)
孤立的近义词(gū lì)
不及的近义词(bù jí)
证实的近义词(zhèng shí)
冷冰冰的近义词(lěng bīng bīng)
千方百计的近义词(qiān fāng bǎi jì)
悦目娱心的近义词(yuè mù yú xīn)
自命不凡的近义词(zì mìng bù fán)
逐步的近义词(zhú bù)
口气的近义词(kǒu qì)
另外的近义词(lìng wài)
饰物的近义词(shì wù)
情绪的近义词(qíng xù)
面目一新的近义词(miàn mù yī xīn)
刻苦的近义词(kè kǔ)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节减的近义词(jié jiǎn)
独身的近义词(dú shēn)
脑袋的近义词(nǎo dài)
几乎的近义词(jī h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