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纪年的近义词(jì nián)
不顾的近义词(bù gù)
众目睽睽的近义词(zhòng mù kuí kuí)
友好的近义词(yǒu hǎo)
再造的近义词(zài zào)
遥远的近义词(yáo yuǎn)
黯淡的近义词(àn dàn)
普遍的近义词(pǔ biàn)
包容的近义词(bāo róng)
校正的近义词(jiào zhèng)
对于的近义词(duì yú)
空气的近义词(kōng qì)
自命不凡的近义词(zì mìng bù fán)
岑寂的近义词(cén jì)
分配的近义词(fēn pèi)
明显的近义词(míng xiǎn)
驱策的近义词(qū cè)
草拟的近义词(cǎo nǐ)
毋庸的近义词(wú yōng)
效力的近义词(xiào lì)
遗作的近义词(yí zuò)
变化的近义词(biàn huà)
上午的近义词(shàng wǔ)
见义勇为的近义词(jiàn yì yǒng wéi)
目的的近义词(mù d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