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突
词语解释
搪突[ táng tū ]
⒈ 亦作“搪揬”。
⒉ 冒犯;抵触;接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搪揬”。冒犯;抵触;接触。
引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晋 法显 《佛国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黄宗羲 《避地赋》:“谁谓莫来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稚存》:“朱 正色曰:‘吾为君之师辈,乃敢搪突若尔?’”
国语辞典
搪突[ táng tú ]
⒈ 冒犯、触犯。也作「唐突」。
引《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吾闻此畜,妖气最毒,搪突其气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须待时而往。」
近冒犯
⒉ 失礼,冒昧的举动。明·凌蒙初也作「唐突」。
引《红拂记·第一出》:「小人们不知道,多有搪突,望老爷恕罪。」
英语variant of 唐突[tang2 tu1]
最近近义词查询:
重大的近义词(zhòng dà)
凡是的近义词(fán shì)
应声的近义词(yìng shēng)
异常的近义词(yì cháng)
正义的近义词(zhèng yì)
天年的近义词(tiān nián)
可以的近义词(kě yǐ)
性能的近义词(xìng néng)
攻打的近义词(gōng dǎ)
赞美的近义词(zàn měi)
楚楚可怜的近义词(chǔ chǔ kě lián)
刚正的近义词(gāng zhèng)
精美的近义词(jīng měi)
可有可无的近义词(kě yǒu kě wú)
年少的近义词(nián shào)
器材的近义词(qì cái)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单元的近义词(dān yuán)
正路的近义词(zhèng lù)
结婚的近义词(jié hūn)
景色的近义词(jǐng sè)
集团的近义词(jí tuán)
随声附和的近义词(suí shēng fù h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